丁观鹏,生卒年不详(生于康熙晚期,约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以后),清代画家,雍正四年(1726)进入宫廷为画院处行走,是雍正、乾隆朝画院高手,与唐岱、郎世宁、张宗苍、金廷标齐名。他擅长画人物、道释、山水,亦能作肖像,画风工整细致,受到欧洲绘画的影响。
六罗汉像第八嘎纳嘎拔哈喇錣杂尊者。应真是罗汉的意译,意谓得真道的人。乾隆皇帝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第二次南巡驻跸杭州时,于西湖圣因寺观览贯休(832 — 912)〈十六罗汉像〉后,将之送至宫中。留置内府期间,乾隆皇帝重新审定排序、名称,并命丁观鹏摹写,于画上书赞。这套罗汉像在重新装屉匣后,于六月二十日送返圣因寺。经过乾隆皇帝重新排序定名后,十六罗汉像成为乾隆朝罗汉系统与图像的新典型,并衍生出各种材质的文物,可谓南巡发展出的文创新时尚。丁观鹏所画《十六应真像》,赋予了充分的创作想象,用喜、怒、忧、忿、动、静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各自的宗教性格,加之不同颜色的僧衣、坐具等使之富于变化,避免雷同。另外,人物面部、手脚等裸露部分用明暗法的表现,使其具有肌肉组织的质感,真实而生动。环境中的家俱、山石透视合理准确,显然是受西洋画风的影响,透视法画佛画,故设色明艳,富凹凸立体感甚至人物的发际、虬髯也做了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的描绘,表现出罗汉那种超然襟怀、任远旷达的性格和特质。无论是设计构图,还是绘画设色都表现了很高的技艺。十六应真分别为:阿迎阿机达尊者,阿资答尊者,拔纳拔西尊者,嘎礼嘎尊者,拔杂哩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