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
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
此幅《湘夫人》远看湘夫人踏波御风而行,侧目回望,木叶簌然而下,衣带和宽袖随风飘起。傅抱石用淡墨勾画人物眼睛的轮廓,再以较浓的墨勾上眼皮,然后用淡墨散锋画双眸瞳孔,达到玲珑透明的效果,眉目间似怨似慕。画面的大部分空间,施以淡墨加赭色的大大小小的点,趁湿勾出叶脉,即成方向姿态各异的枯叶,随风飞舞,形成动感,与湘夫人宁静姿态呼应,再加上动荡眩目的水波,以淡墨写出,由近及远,在画面的三分之一处减弱近无,水天一色,缥缈虚幻,既渲染出湘夫人是湘水女神,又营造出画的意境,可谓妙笔。在傅抱石的画中,湘君大多手执一枝香草,平视前方,衣纹用稳重的游丝描。而湘夫人必画飘逸的衣带和飞舞的木叶,衣纹和木叶都是用类似草书般的线描,急速勾画,暗示急切和激动的心理。
对这样一位超凡脱俗,是有血肉,有感情的女子,却又是笼罩着灵光,若即若离,不可捉摸的女神,傅抱石是用心体会的,从画中许多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处理上都可见他对楚辞的深刻解析和高明的表现力。